全球VR产业的发展脉络和智能手机相近,美国科技企业们率先开始探索试错,中国科技企业们紧随其后,并且怀有后发先至的野心。美国企业们在技术创新和内容生态方面,确实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。
技术创新方面,美国企业在某些领域拥有显著领先优势。比如,当前的全球XR芯片市场,完全可以说是高通一家独大。华为海思虽然2020年中也发布了XR专用芯片平台,不过大规模量产恐怕会遇到一些困难。
内容生态方面,国内发展相比美国同行也略有不足。视频、游戏和社交是VR的三个核心应用场景,现阶段最适合推动VR普及的无疑就是游戏,而这个领域美国企业先天优势更大。举例来说,由于在2020年3月份发布了《Half-Life:Alyx》,仅仅两个季度,Valve的收入超过了所有PC VR游戏在2019年的总和。当前,能够做出类似品质VR游戏大作的国内企业并不多见。
不过尽管国内企业与美国同行相比,在技术和内容上拥有一定的差距,但这个差距并不大,而且还有机会迅速进一步缩小。首先,5G、AI与VR技术的结合,中国企业有先天优势。AI技术和VR的结合,是推动VR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。比如颠覆用户体验的6DoF的出现,很大程度上就归功于计算机视觉(CV)技术的引入。而在AI技术应用层面,中国企业较美国同行更易取得优势。5G商用是推动VR复兴的根本动力之一,作用无需赘言。在新基建大潮下,国内5G商用普及加速,对国产VR企业而言,长远来看这也将会是一项重大利好。
其次,国产企业在产业链基础方面拥有显著优势。和智能手机相似,VR设备所需的每一种部件和材料,在国内很容易就能找到合适的供应商。所以相比外国同行,国产VR企业同样享有显著的本土供应链优势。
最后,国产VR企业享有的市场优势,足以令对手称羡。与智能手机相似,中国VR市场容量同样保持世界领先。IDC数据,2020中国VR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38.3%,为支出规模第一的国家,其次才是是美国、西欧和日本。对于立足本土市场的国产VR公司而言,不用进行复杂的本地化适应,庞大的中国市场就已经对其敞开了怀抱,这将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。